韩富强 周天宇 李孟珇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带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基层、大抓党建”的浓厚氛围。近日,市委办公室联合市委组织部,分赴有关镇街实地调研,在网格、社区、新村、镇街等领域选取典型代表“解剖麻雀”,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供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参考,希望大家对标先进、主动作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创造性地落实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本报今天推出第四篇《坚持党建引领 注重多元共治 全面激发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活力———关于中云街道加强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调查与思考》,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我们做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中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突出以组织力提升执行力,聚焦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扭住关键环节、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积极打造城市社区治理新样板,基层治理活力全面激发,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着眼于解决组织力、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中云街道构建“街道党工委———党建领航员———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党建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一贯到底的党组织链条,以严密的组织体系支撑高效的治理体系。
一是发挥好社区党委治理枢纽作用。结合区域位置和社区性质,将15个城市社区划分为6个“治理片区”,选派6名“80后”副科级干部作为片区“党建领航员”,赋予相应的人事、财务等主体权责,全面领航社区总体工作。选派6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担任书记,通过“头雁领航大比武”等方式全面提高社区书记队伍素质,增强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
二是发挥好网格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把党的组织和工作从社区向小区、街巷、楼栋等末梢治理单元延伸,科学划分124个城市网格,选派124名机关党员担任网格党建指导员,合并成立58个网格党支部,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吸纳网格长、物业服务人员、业委会成员任党支部委员,整合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形成“1+1+N”网格队伍。在全市率先成立直播电商企业党支部,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三是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全体党员每年至少为群众办1—2件实事,引导其在网格治理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依托“中您心意云服万家”党代表工作室,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48次,设置“党员志愿者”“共产党员岗”,引导党员知责明责、担责尽责。去年以来,33支党员先锋队、1.2万余名党员活跃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等各个阵地,唱响了党员先锋主旋律。
(二)坚持强基固本,建强服务群众“主阵地”。规范化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网格党群服务站,配强网格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服务就到哪里。
一是“四个一批”建场所。采取“深挖一批、插建一批、吊装一批、共用一批”的方式,逐一破解办公用房权属不清、权证遗失、已出租未收回等问题,深挖重整党群服务场所4469平方米,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插建、吊装特色“胶囊式”网格党群服务站22处。目前,已高标准建成网格党群服务站61处,全面覆盖124个网格,切实将城市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底。
二是解决诉求惠民生。在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党群服务站全覆盖设立群众诉求服务窗口,出台《关于加强民生诉求办理质效的实施方案》,构建诉求“收集、办理、反馈、评价”全闭环运行机制。依托网格党群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广场夜话”“网格连心议事会”等活动,360度无死角收集群众诉求、全方位回应民意呼声,一般问题由网格“一键直达”、复杂问题由部门“提级办理”。今年以来,620余件市容环境、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热点问题在网格内研究解决,网格逐渐成为推动解决群众诉求问题的前沿哨卡和支撑力量。
三是差异考核提效能。探索完善对网格工作力量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服务群众动能。针对市级招录的网格长,建立“日纪实、周亮点、月汇总、季度考核、半年通报、年度评比”的考核方式,提高工作积极性。针对街道、社区下沉的网格员,实行“三岗十八级”设岗倾斜,鼓励年轻工作人员下沉基层。针对其他方式选用的工作人员,采用积分制方式,设立岗位津贴,激励其广泛参与到治理工作中。
(三)坚持多元共治,共绘社区治理“同心圆”。坚持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不断激发各类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一是突出治理联合。探索片区联管联治新路径,破除部门化、区域化观念,成立中云农贸市场、西湖农贸市场、火车站青州路农贸市场和大物管福寿4个片区联合党委,推动8个市直部门单位力量相互渗透、相互联结,形成“片区吹哨、部门报到”1+8联动机制,提升统筹协调、执法应急、联管联治能力。片区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先后破解市场周边非机动车停车、小区电动车停放充电、地铁施工交通不便等疑难问题12项。
二是突出资源聚合。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大物管”工作格局,在重点社区实行“大物管”与社区党建网格合署办公,构建“党建+网格+物业”协同治理模式。建设青年人才红色服务站、快递小哥驿站,常态化开展“组织携手,共创典范”活动,吸纳网格内的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成立人民调解队伍,通过“小区舞蹈队”“广场夜话”等形式,凝聚多层次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三是突出数治融合。依托网格员力量,全面采集“一标三实”基础数据信息,建立中云街道电子地图,与市级数据平台互通互联、信息耦合,实现数据及时上传、信息动态共享、任务随时分解、定时跟踪反馈。开发中云“e家亲”微信小程序,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服平台联网,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四定”管理,实现“1分钟接单、10分钟到场”,提高群众诉求反馈办理时效。
二、几点启示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构建协调联动的动力主轴。城市基层治理,最根本的是抓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这个基础。中云街道从构建起一贯到底的党组织链条,到注重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宣传引领,发挥社区党委和网格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逐步构建起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充分调动起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建强便捷高效的网格阵地。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心在社区和网格,加强基层党建的重心也在社区和网格。中云街道着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和人员向社区和网格下沉,积极挖掘打造网格党群服务场所,在最基层凝聚起党建引领的强大治理力量。实践证明,要树立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资源和人才向最基层汇聚,激发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强劲活力。
(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健全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深化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工作,关键是以党组织为核心,推动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中云街道成立4个片区联管联治党委,区域化设置组织、协同化整合资源、网格化开展服务,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建立多方参与的民生诉求办理工作机制,吸引了青年人才、快递小哥等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享,引导居民参与网格自治。这启示我们,抓好城市基层治理,必须要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通过建立组织联结纽带,网尽资源、网实基础、网聚民心,实现基层党建由以往的“封闭小循环”向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开放大循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