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合视点》栏目关心您所关心的、关注您所关注的,努力把握上合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脉动,解读新成果、新事件,探究新现象、新问题。
我们期望通过这个新栏目,努力用更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观察,为您更好地讲述上合故事,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不仅仅告诉您最近发生了什么,也能告诉您到底是什么、未来会怎样。我们将坚守客观、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原则,围绕当前最值得挖掘的新闻事件进行多维度、全视角的呈现和解读,倾尽全力去寻找事件的纵横关联与内外影响,传递这个时代应当拥有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为同心同向推动上合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擂鼓呐喊。今天,请您关注《开放高地 潮声激越》。
□通讯员 王惠 报道
7月6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七部委的正式验收,标志着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监管查验、信息化系统、办公服务等各方面设施齐备,已经具备开关运作条件。
从站前大道左拐至综保大道,“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规划总用地1.44平方公里的小区域,将成为上合新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平台。(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
完善空港门户的应有之义
2014年10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2021年8月12日转场投运,成为青岛国际交往的又一重要窗口;
2016年10月25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批复,定位为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和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开放成为临空经济区的重要功能。
2019年7月2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审议通过,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一座国际性航空枢纽、两个国家级示范园区,千年古埠的胶州站在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风口。
为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争取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建设胶东临空综合保税区。2022年2月24日,青岛空港综保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山东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并于2023年3月20日顺利通过预验收。
青岛空港综保区位于胶东国际机场西北侧,邻近机场货运区,东至站前大道,西至机场西快速路,南临碧水河,北至潍蓝路,规划总用地1.44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是指设立在内陆地区享受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作为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享有“免税、退税、保税”等多重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平台的“先天优势”。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为山东半岛发展空运开放型经济增添了平台,成为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高地。提升了青岛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开放能级,成为青岛市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引擎;完善了上合新区开展对外开放的政策功能,成为上合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抓手。
科技赋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综保服务中心、查验区、检验检疫处理区……走进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崭新的市政设施配套、监管设施和信息化系统让人耳目一新。
自获批以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理念,加快推进综保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按照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验收工作规程》,立足海关办公和管理需求,完成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围网、卡口、查验、检疫、识别、监控等监管设施建设,为验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突出智慧园区建设,以科技赋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在空港综保区长约5公里的围网上,每隔20米便有一路音像采集器。该采集器集图像采集、声音采集、报警于一体,如同空港综保区的“眼睛”和“耳朵”。在空港综保区内卡口、围网、查验库、检疫处理区遍布的389个音像采集器,最终汇聚到“云上监管”平台。在控制室,由18块智慧屏组成的“云上监管”平台,将空港综保区内各个角落的状况尽收眼底。
在空港综保区大门处,有5个5米宽的普通车道和1个6米宽的超宽车道。当货车进出时,会受到一系列“全身体检”。首先是辐射检测,当确认货车携带物品在辐射值正常范围内后,位于地磅旁的地埋相机可将货车底部情况尽收眼底;同时,每个车道配有前后两个视频监控,可全方位捕捉货车状况。“经由10个视频监控、1个地磅采集车辆信息后,经过海关数据平台上报、比对,再根据系统指令自动放行或者拦截。”青岛胶东机场海关综保区监管科科长丁青峰表示,经初步查验后,货物会在内卡口和外卡口的查验区做二次查验,X光查验机等“大块头”此时就派上了用场,其不同于普通X光查验机,而是与海关数据联网,可根据海关以往数据更加精准地为货物“画像”,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毗邻胶东国际机场货运区和上合国际枢纽港,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明显。围网外即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基础扎实、配套能力较强,可实现“网内”“网外”联动发展。同时,叠加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平台优势,使之成为西连上合组织国家,东接东盟、日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有了交通区位优势,就有了“流量”,有了政策支撑就有了把“流量变现”的法宝,才能将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打好“政策牌”“上合牌”“临空牌”,青岛空港综保区将充分发挥“保税+口岸+临空经济+上合示范”叠加优势,通过与口岸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国际物流和贸易功能。与临空经济区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实现“网内网外”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产业生态体系。依托上合示范区建设,聚焦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等重点领域,探索与上合组织国家深化合作新模式、新路径,为国家深化制度型开放探路径、做示范。
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争取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落实货物保税、设备免税、费用退税等保税政策,探索实施空港综保区、机场货运区、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场所之间“一次查验”通关模式,全面提升自由贸易政策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上合自由贸易空港。
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项目尚未投产,订单纷至沓来;海尔日日顺跨境电商保税服务基地项目铆足干劲,布局跨境电商板块;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项目赶工期、抢进度,争取早日投产……综保区入驻企业蓄势待发,翘首以盼早日开关运作。
前期,按照“边申建、边建设、边招商”原则,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聚焦国际物流和贸易、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融资租赁和交易研发等高保税政策功能匹配度产业,严格入区标准,开展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十多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展销等多个领域。
说起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哪些服务,丁青峰表示,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将按照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结合青岛空港综保区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功能、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助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创新海关监管机制,提供口岸、贸易、物流、便利通关等服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突出上合特色、空港特色,支持保税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海关部门的指导下,发挥上合策源和空港联动的两个优势,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用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涵盖第三方平台、支付、金融、信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同时,开展精准招商,建设上合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上合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平台、国际航材交易平台四大平台,打造RCEP衔接上合组织的贸易枢纽、东北亚地区面向全球的要素配置中心。”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时海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