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在秋意渐浓的画卷里,金胶州的田间沃野色彩斑斓,猕猴桃、秋月梨、苹果等农作物陆续成熟,果香四溢的水果挂满枝头……让我们一起去田野乡间,感受乡土的气息、丰收的欢愉、乡村振兴的律动。
铺集镇沙河村老三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秋月梨含糖12度
□通讯员 辛航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在铺集镇沙河村老三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秋月梨种植园里,秋月梨已经陆续进入采摘季,连片的梨树枝叶繁茂,沉甸甸的秋月梨挂满枝头,100多名工人在同步作业,采摘、挑拣、装箱、装车等工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工作人员介绍,秋月梨外皮金黄,宛如一轮满月,果肉呈乳白色,汁丰味甜,肉质细腻,口感脆嫩,含糖量达到12度以上,清甜又水润,富含糖类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抗氧化性强,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美容养颜抗衰老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铺集镇沙质土壤养分足、透气好,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秋月梨生长。另外,梨园管理坚持纯天然生态健康的理念,从种植之初就使用农家肥作为底肥,还设置了滴灌系统。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采用了物理办法,每年五六月份草长到一定程度,便采用灭茬机、旋耕机灭茬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同时,为了防止果实污染和病虫害,全部采用套袋技术。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秋月梨口感越来越好,外形上颗颗个头饱满,重达一斤以上的大果比比皆是。
青岛老三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种植秋月梨,两个基地种植了秋月梨1500多亩,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秋月梨的收货季,种植基地里格外的热闹。秋月梨果实成扁圆形,果品黄褐色,抗氧化能力强不易变黑便于储存。通过六年的种植,果树进入盛果期,今年秋月梨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了两成多,每亩收益都在2万元左右。
近年来,由于秋月梨经济效益高,周边不少果农也开始种植秋月梨,给当地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为附近10余个村庄提供200多个兼职岗位,让他们在农忙之余有一份固定的经济收入。
下一步,铺集镇将持续秉承“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规划、技术指导等方面帮助,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探索特色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链条化,培育和孵化特色种植产业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洋河镇丰禾家庭农场:
“明月”苹果挂满枝
□通讯员 陈龙 报道
本报讯 在洋河镇丰禾家庭农场的苹果种植园里,微风送来浓浓的果香,农场的果农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收苹果,享受丰收的喜悦。
走进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一个个翠绿透亮的苹果缀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洋河丰禾家庭农场负责人孟宪坤介绍说:“目前我们种植园里种了100多亩明月苹果,每亩可收获5000斤左右精品果。依托洋河镇的慢生活体验节,每年来采摘的游客非常多,现在每天都来十几波游客,目前已接待游客1000多人,收入挺喜人的,感觉干活很有劲头。”
据了解,洋河镇曲家炉村地理位置优越,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土壤,尤其适合苹果的生长。外形美观、皮薄、质脆、味甜、营养丰富、无公害,是洋河丰禾家庭农场明月苹果独有的特质。前来采摘的张玲女士一边采摘一边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都过来买苹果,这边的苹果好吃,家里老人孩子都爱吃。”
洋河丰禾家庭农场每到苹果收获季除了接待采摘游客外,广州等南方地区的客商也慕名前来采购,一年下来收益达到30万左右。下步,农场将利用农民丰收节和洋河慢生活体验节及国庆假期的利好优势,完善餐饮、休闲、采摘等配套设施,发展观光采摘游,游客除了能体验亲自采摘苹果的乐趣外,还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乐。
胶莱街道新东进专业合作社:
订单甜“猕”好“丰”景
□通讯员 李豪 报道
本报讯 金秋时节,胶莱街道尹家庄村的猕猴桃果园内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今年的猕猴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记者走进果园,只见翠绿的藤蔓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金黄色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饱满的猕猴桃上,宛如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丰收画卷。
“我们街道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种出来的猕猴桃特别香甜,比一般的农产品附加值要高。”新东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吉安说,2016年11月,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决定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猕猴桃,他成立青岛新东进专业合作社,被选举为理事长。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他先后投入40多万元购买猕猴桃苗。刚开始,试种的十多亩猕猴桃喜获丰收,中华猕猴桃每斤批发价格八九元,龙成二号猕猴桃每斤卖到了30多元,看到沉甸甸的果实变成一沓沓钞票,村民们开始“眼红”了。
刘吉安告诉记者,对于想跟着种植猕猴桃的村民,合作社会提供猕猴桃苗,教他们使用有机种植方法,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负责联系销售,而猕猴桃的苗子钱等到第三四年见到收益后,陆续偿还。这样村民既不用担心投入资金,也不用担心销售难题,种植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很快合作社成员发展到了110户,最高时种植面积达到120多亩。
“猕猴桃三年才能挂果,前两年可以套种农作物,并不影响收成。后期猕猴桃的销售都是合作社统一进行,已经积累了很多固定客户,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刘吉安说,猕猴桃的收获期只有十多天,主要集中在中秋节的前后。猕猴桃5年后可进入盛果期,中华猕猴桃亩产量可达5000斤,龙成二号猕猴桃亩产量约1000斤,除去肥、水和人工等费用,每亩纯收入达2万余元。
目前合作社已与多家电商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农业”模式,确保了猕猴桃的销路畅通。同时还投资建设了冷库和果脯、果干生产线,延伸了产业链,延长了猕猴桃的销售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看到村民们因猕猴桃丰收而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刘吉安深感欣慰。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那才是真正的富。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在胶莱街道的广袤土地上,猕猴桃的丰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尹家庄村的猕猴桃果园只是胶莱街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更多的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洋河镇李子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羊脂美芋“俏”市场
□通讯员 韩锡晨 报道
本报讯 “俺村种的芋头不打农药,用土杂肥、大豆饼,口感不柴,城里人都认俺们‘李子行芋头’。9月23日上午,在洋河镇李子行的芋头地里,李子行村民朱进基边收拾着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芋头边和记者介绍到,“从九月底一直收到十月上旬,不用去市场卖,在村口摆个摊或者就直接电话定出去,年年都不愁卖。”
“刚收上来的芋头水分大,还不是最好吃的时候,把买回家的芋头放在通风的阳台上晾上三四天,不管是蒸着蘸白糖还是炖肉吃,那真是又细腻又软糯。”正如朱进基所说,在村口的摊位上就有“回头客”张先生,特地来买新鲜出土的芋头,并和身边伙伴分享自己的吃芋头心得。
据了解,李子行芋头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是胶州知名农产品品牌。相传李世民东征时粮草殆尽,在艾山发现野芋头,煮而裹腹,味美增力。体型饱满匀称,茎粗肉厚,久煮嫩滑爽口,呈羊脂美玉般洁白滑润,被称为“羊脂美芋”。
李子行芋头产于李子行村,濒临十八道河水库,十八道河流环绕该村千亩良田,“十八道河”商标因此而得名。芋头生产基地通风好,光照足,易浇灌,土质以沼泽土为主,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优越的生长环境孕育了李子行芋头的绝佳品质。据了解,早在2012年,洋河镇李子行村联合周边几个种芋头的村庄,筹建了青岛李子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十八道河”商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育种、统一肥料配方、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运营,生产绿色农产品,打造名优品牌。
经过了百年的种植发展,如今李子行芋头已发展到半机械化种植,农机起垄,人工播种、施肥,农机覆土,人工覆膜。但在芋头收获时,种植户们还沿袭着传统的方式,先将芋头叶子割断,再用锄头刨出后,用手将芋头一颗颗掰下,这样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芋头的损伤,保证了芋头的品质。“目前全村种植面积200多亩,平均亩产5000多斤。今年雨水丰富,又是一个丰收季。”李子行支部书记朱瑞基向记者介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