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
~~~
九龙街道后海庄村宋胜清传承传统汤腌鲅鱼制作技艺———~~~
山东、河南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联合在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展山东地区“菇粮菜轮作改土”大田种植新模式试验示范———~~~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龙街道后海庄村宋胜清传承传统汤腌鲅鱼制作技艺——
守护记忆中的“舌尖”味道

  □记者 由涛 报道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一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后海庄汤腌鲅鱼成功入选。

  汤腌鲅鱼,俗称“臭鲅鱼”。采用新鲜的鲅鱼腌渍脱水,再用老汤密封发酵而成,特别是蒸制后搭配刚出锅的玉米饼子食用,香气四溢,是一道深受胶州老百姓喜爱的传统佳肴。

  55岁的九龙街道后海庄村宋胜清是后海庄汤腌鲅鱼的第三代传人,从1994年起跟随父亲学习汤腌鲅鱼的制作方法。经过10年的专心学习,宋胜清对鲅鱼腌制的各个步骤都了然于心,腌制的鲅鱼及其他海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

  “传统汤腌鲅鱼在腌制过程中,从选购鲅鱼到入缸腌制,需要经过清洗、晾干、脱水、腌制、加汤和发酵等十多道工序,通过自然发酵,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来缩短腌制时间,因此腌制出来的鲅鱼香鲜无比,味道纯正。”宋胜清告诉记者。

  汤腌鲅鱼的选材,必须挑选刚从海上打上来的新鲜鲅鱼,2到3斤最好,个头太大腌不透、个头太小容易碎。第一步,把鲅鱼洗净、晾干水分,再一层层摆到大缸里,每摆满一层,均匀撒上一层细盐,放置500斤的鲅鱼,需要加入100斤的盐。经过10多天初步腌制脱水,鲅鱼水份大约流失25%—30%。接下来,把腌脱水后的鲅鱼倒缸,放到预先准备好的老汤中,最后用竹篦子密封,用砖头和瓦片压实。如果密封不好,鲅鱼体内的水分就不能充分排出,发酵不彻底会影响口感。

  “持续发酵一年左右,正宗的汤腌鲅鱼才算制作完成,如果时间不够,鲅鱼发酵就不彻底,即使具备了独特的口味,但肉质不够细腻,鲜美度也达不到,时间太长的话,鱼肉太过结实,达不到入口即化的效果。”宋胜清说。

  多年来,宋胜清和他的汤腌鲅鱼收获了多项殊荣:2017年5月,宋胜清祖传的汤腌鲅鱼手艺入选胶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宋胜清被胶州文明办评为“最美胶州人”。2022年,获评青岛市市级非遗工坊,汤腌鲅鱼获评“青岛地域美食”等。2023年12月,汤腌鲅鱼获评国际海洋美食之都“优选青岛水产品”;2024年3月,注册的“胶宴坊”商标被青岛市商务局认定为“青岛老字号”。

  宋胜清多次利用到外地考察学习的时机,大力宣传传统腌制文化,努力把传统汤腌鲅鱼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在前期使用传统鲅鱼腌制器械的基础上,宋胜清投入120多万元新建腌制车间。目前,汤腌鲅鱼车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传统汤腌鲅鱼制作员工8人,年产值180万元—220万元。他还在传承传统汤腌鲅鱼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蜢子虾酱、梭子鱼、咸菜、鱼杂等十多个品种。

  “我计划今年再开一家网店,通过电商直播让家乡的味道生根五湖四海,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胶州这种独特的美味。”宋胜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摄影
重点项目迸发“新”动能
打造贸易便利化与产业升级新引擎
国家兽医公共卫生中心项目首栋单体主体结构封顶
驱动企业“加速跑”
守护记忆中的“舌尖”味道
“菇粮菜轮作改土”提地力增效益
金胶州综合02守护记忆中的“舌尖”味道 2024-10-29 2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