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胶州湾畔,倾听澎湃潮声;上合新区,演绎壮阔新篇。
2024年,上合新区奏响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乐章——
向新求质、聚链成群,“五大新城”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关注民生、向美而行,民生实事稳健推进;实干突破、一镇一业,高质量发展激荡城市活力“一池春水”;从年初山东省出台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21条”政策,到6月青岛发布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28条”措施,再到上合国际枢纽港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实施,我们时刻感悟到各级对这座使命之城的广泛关注,时刻感受到各级大力支持形成的强烈推背感……
非凡的一年、不凡的成果,这是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实干突破、克难奋进的结果。
年终岁尾之际,本报推出年终特别策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年终观察》专栏,通过一篇篇报道回望这座使命之城一年的奋进脚步,期待这座活力之城未来的美好图景。敬请关注。
□记者 冯纯 报道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构建和谐社会之源,国家运行发展之石。我市高度重视诚信工作,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用保障。
“信用上合”铺设跨境贸易信任桥梁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境贸易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信息不对称、信任缺失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跨境贸易发展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市在2023年推出信用上合平台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平台完善和功能迭代。
作为全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信用上合”通过一站式服务,为跨境贸易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市场选择、客户筛选和信用评估功能。青岛欧海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便是这一平台的受益者之一。在“信用上合”的帮助下,公司销售经理王语盈轻松找到了目标市场和客户。通过平台的“选市场”功能,她掌握了贸易商品的全球分布和市场动态,精准定位了潜力市场。随后,利用“找客户”板块的海关数据、搜索引擎等获客方式,成功筛选并对接了多家意向客户。
找到客户只是第一步,确保交易安全才是关键。王语盈坦言:“过去,企业常因担心客户付款能力和资信问题而犹豫不决。‘信用上合’提供的信用报告,涵盖了营收、信用评分、信用等级等50多个细分维度,让企业能够全面了解目标客户的资信实力。”这不仅消除了企业的顾虑,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还帮助企业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水平制定合作策略,如:适度放宽账期等,为业务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
“信用上合”之所以可信,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已搭建覆盖全球的企业征信数据库,汇集了216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家活跃跨境企业的79亿条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还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信用保障。
除了提供一站式服务外,“信用上合”还在不断探索标准领域的先行先试。平台发布的《上合国家间企业身份识别编码规则》(即“上合码”),有效解决了企业身份识别难题,促进了上合组织国家间的跨境信用体系建设。
截至2024年年底,“信用上合”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11.3万,累计提供各类服务超过亿次,为跨境贸易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
“胶信分”让诚信成为市民生活的“通行证”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仅关乎民生福祉,还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2024年,为了培育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风貌,我市将信用建设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之中,推出了一款名为“胶信分”的微信小程序。
“胶信分”小程序通过身份特质、遵纪守法、履约践诺、利社会行为、行业信用等多个维度,对市民进行精准的“信用画像”,从而客观评价个人的信用状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守信成为市民生活的“通行证”,更推动了信用建设在全市的深入发展。
在医疗领域,“胶信分”的应用让市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信用红利。全市多家试点单位启动了“信易+医疗”惠民服务,为“诚信模范”就医群众提供住院押金全免、先诊疗后付费等便利服务,为胶信分1025分以上的“诚信模范”就医群众提供住院押金全免、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截至目前已惠及560余人,为群众减免押金支付150余万元。
在停车方面,“胶信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民根据个人信用积分等级可以获得不同额度的停车优惠券,享受停车费用的减免。
此外,“胶信分”的理念在乡村治理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胶西街道双马新村通过积分兑换新模式,激发了村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氛围。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还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目前,“胶信分”小程序已开发超过50多项细分信用应用场景,涵盖了政务服务、金融、餐饮、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通过持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一方面,通过信用正向激励将信用红利普惠于民;另一方面,引导个人诚实守信,形成“崇信、重信、用信”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特色诚信便民低息贷款惠企利民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的有力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进一步凸显了信用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就是通过分级分类监管,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
在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在“胶信分”的基础上,推出“胶信贷”这一信用惠民产品。
“胶信贷”是专属于胶州市民的诚信便民普惠低息贷款,由市发展改革局联合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合作开发。自2024年6月7日正式上线以来,“胶信贷”已成功落地96笔,发放贷款金额1439万元,为许多市民和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里岔镇墩泊村的姜桂华夫妇便是“胶信贷”的受益者之一。他们在经营家庭农场时遭遇资金困难,多家银行均因其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拒贷。幸运的是,他们所在村庄被列入了“整村授信”试点,夫妇俩随即向青岛农商银行提出了“胶信贷”申请,并成功在两天内获得了5万元的贷款。
“胶信贷”申请流程便捷,市民只需进入微信“胶信分”小程序,点击相关选项即可申请。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年龄在22-60周岁且“胶信分”在1000分以上的诚信市民均可享受优惠利率。根据“胶信分”的不同,市民可获得利率不等的预授信额度。
除了“胶信贷”外,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还针对特定产业推出了定制化金融产品。例如,针对李哥庄镇的制帽产业,该行推出了“金冠贷”产品。通过市发展改革局与青岛农商银行的联合走访,多家制帽企业成功获得了“金冠贷”贷款,成功落地8户,金额1060万元,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更新生产设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深化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胶州,这座“信用之城”正在崛起,释放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的一年,我市将不断完善信用体系、拓展应用场景、创新金融产品,为构建更加诚信、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共同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为全市践行“扩能提质”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信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