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珊 李田报道
本报讯 近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的首批116名留学生顺利结业,结束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从知识学习到能力锻造,从传统文化体验到智能制造探索,一年的时间里,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们围绕汉语文化、汉语综合、汉语读写、汉语听说等领域,进行语言文化方面非学历教育,并通过“走进上合”系列活动,沉浸式感受当地城市形象、营商环境、文化底蕴,深度了解美丽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现在我的中文很棒,我很爱我的家乡,也很爱中国。”19岁的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江晨高中毕业后便来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学习汉语,现在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更加清晰。“我计划考中国的大学,学习国际商务专业,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国际化学习环境和现代化课程体系,还组织了企业参访、实习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职业选择。未来,我也想留在中国工作,为促进塔吉克斯坦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济发展和跨境项目合作贡献力量。”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联合胶州市文明办通过开展“走进上合”系列活动,聚焦“五大新城”建设场景,通过参观体验、交流互动等形式,直观感受上合示范区国际经贸、文化传播、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发展成果。
“这一年里,我们一起度过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胶北桃园里感受桃花朵朵开,在青岛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体验鲜果采摘,也前往本地企业实地了解美发、美饰等‘三美’产业和智慧家居数字生产。”俄罗斯籍留学生斯捷潘说道,“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非遗体验,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我学习了胶州秧歌、剪纸,制作了艾草香囊和螺钿盒子,这些都是我在中国学习的美好经历,我也想把这些文化分享给我的家人朋友,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
据悉,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山东科技大学共建,以语言文化培训为核心,拓展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教育合作,培养具体国际视野的跨文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打造鲜明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平台,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