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鑫杨 报道
本报讯 拿起手机,架起灯光,农民纷纷变身“带货主播”……如今在胶州,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近年来,市商务局紧抓电商风口,从平台对接、直播孵化、物流降本、品牌推广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一批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走向全国。因成效显著,我市被山东省商务厅与阿里集团联合确定为“兴农扶贫胶州市品牌服务站”。农村电商正成为我市乡村振兴“新引擎”。
平台联动:20余种农品“云”上突围
市商务局坚持“数商兴农”宗旨,积极推介我市九龙山、春明调味品等11家企业的20余种产品参加“品牌农产品”上行对接会。同时,对接拼多多、京东、淘宝买菜、盒马生鲜、抖音电商等多个平台来我市实地考察,拓展本地农产品上行渠道。
市商务局还组织企业参加三只羊网络招商选品会、“交个朋友”山东溯源选品会、东方甄选“百城百味青岛专场”、“2024数商兴农庆丰收”暨金秋双节直播季电商促消费等活动,助力本地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数字赋能:电商直播拓宽“增收路”
市商务局精准把握直播电商兴起的趋势,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依托直播带货、电商运营等数字化渠道,全面拓宽农产品网络销售路径。
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在铺集镇、洋河镇选取3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直播间,打造乡村振兴共享直播间,搭建乡村直播电商网络设施,有效破解农村直播设施不足、搭建成本高等难题,真正实现“农民零成本当主播”。指导成立胶州市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目前已吸纳31家企业入会。常态化开展贴合农民需求的直播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平台账号运营基本技巧,并提供运营过程中的跟踪指导服务。
体系提速:云仓发货“成本降半”
货运物流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市商务局大力推进物流体系建设,针对本地物流成本高的痛点,打出精准“组合拳”,对农产品电商物流给予重点支持,切实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打造诩扬天下、圣松物流两处电商云仓,发布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物流政策,通过快递集中打包发货模式,有效降低50%以上物流成本;规划建设多处物流中心,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有力推动农产品上行。
多维传播:“胶州制造”助力农村电商“出圈”
胶州大白菜、胶河源等50多家合作社和企业频频亮相中国国际农交会、“好品山东”推广等大型展会。我市农村直播电商案例、九龙山直播基地李春华农村直播电商案例分别被纳入全国农村直播电商县域案例库和个人案例库。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央视《生财有道》栏目以《红黄黑白胶味领鲜》为题,报道“胶味领鲜”区域公用品牌中的“红黄黑白”特色产业及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
品牌的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传播优势,“胶州制造”借助自身的知名度,一边“线下露脸”,一边“线上种草”;再加上权威媒体的报道加持,形成了“线下展会+线上直播+媒体宣传”的多维传播矩阵,让“胶州制造”品牌及其背后的农村电商生态被更多人知晓,为助力我市农村电商“出圈”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将持续完善电商发展布局,结合我市产业现状,优化电商产业空间规划,引领各镇街协同发展,培育农产品直播生态,激活农产品销售势能,做优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赋能服务。同时,充分发挥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协会进一步吸纳优质企业、合作社和电商从业者,壮大协会力量,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汇聚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市商务局电商科负责人马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