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纯
通讯员 张琳 报道
今年以来,洋河镇聚焦源头精准分类难题,逐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零桶”模式,建立“公交收运”体系,解锁新农村环保低碳绿色密码,着力向“精细管理、精准分类”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洋河镇全域推行“零桶”模式+“公交收运”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企业中再生物业公司的专业化、智慧化运营,撤掉了村里的垃圾桶,按照每100户配备1辆上门回收车辆,每辆车配备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上门回收。每天保洁人员分两个时间段对村民门口二分类小桶内的垃圾定时集中收运,再把分类收集的垃圾统一存放到垃圾桶定点存放位置,最后由垃圾分类收运车辆分类清运。通过保洁人员定点定时到站收集垃圾,提高了垃圾分类收运的有效性和准确率。
为更好地提供垃圾分类便民服务,还建立了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微信群,居民、企业、沿街商铺可直接在群内预约上门回收业务,实现垃圾分类定时投放、集中收集、定点清运。同时撤除沿街商铺、企业外面的垃圾桶,不仅能更好激励大家参与垃圾分类,还可以大大提高垃圾分类收运的效率,有效减少污染源,使环境更加整洁、美丽。随着垃圾分类“零桶模式”及“公交收运”体系的推广,洋河镇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规范化运营管理,在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的同时加大对投放点位及其周边的巡检及清扫、清运频次,保证投放点位及其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确保垃圾不过夜、不落地,不断提升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质效。
洋河镇以不同类型的宣教模式,通过悬挂横幅、趣味游戏、观看视频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垃圾分类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同时还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团队,组织党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带头垂范,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时尚”,在基层凝聚起推动垃圾分类的坚实力量。越来越多的洋河居民已经成为垃圾分类的宣讲者、践行者、推进者、监督者,共助垃圾分类,共建“山水洋河”,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中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