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斌 报道
本报讯 火爆“出圈”的预制菜,让“厨艺小白”能短时间进阶为“烹饪高手”。小小的一盘预制菜,不但在消费端改变了许多人的餐饮习惯,也在原料端带动了产业链升级。近年来,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作为传统餐饮加工业与现代食品加工业的交叉产业,预制菜产业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重要推手。
日前,在位于里岔镇的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的预制菜展示区,记者看到,胶白土猪肉水饺、海鲜馄饨、榴莲酥等“爆款”预制菜品琳琅满目。这些预制菜品都是通过名厨操刀、反复试验、调味研发才能出品,环环相扣的配合,造就了菜品的鲜香美味,而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食品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度挖掘本地食材,(下转第四版)(上承第一版)通过我们专业的研发和厨师团队调配,做出胶州特色预制菜系列,带动本地食材长效传播、做强做大。同时,我们将继续结合我们集团服务的渠道优势,包括便利店、网上商城、出口外销渠道等,把产品销往全国及世界。”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凤表示。
现如今,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不仅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4项,而且还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BRC、FDA等认证标准,并相继获得了“中国生态(食材)食品生产示范基地”、中国生态预制菜品牌产品、中国预制菜地标保护产品等荣誉,逐渐成为全国各大餐饮酒店食材主要供应商之一。
预制菜的火爆,让预制菜包装行业也迎来了发展风口。山东利他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捕捉到这一商机,在开发可持续包装材料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子。走进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高约10米的吹膜机组正在连续不断地生产食品包装用薄膜。公司总经理车彦明介绍,这是行业内比较先进的五层共挤吹膜机组,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物理性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据了解,利他乐包装是里岔镇引进的预制菜产业上游项目,项目从落地到投产,仅耗时半年左右。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过亿元,进一步夯实我市食品包装产业赛道基础,完善我市预制菜产业链条。
“我们企业是做功能性薄膜的,有一些预制菜需要高阻隔薄膜才能更好地保证它的口感香味,目前,我们的5层设备做高阻隔的话有些困难,明年我们会陆续根据市场情况上一些特定的设备,未来,我们还打算定制7层、9层或者11层设备,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充满信心。”车彦明表示。
从少量试水到多地开花,我市众多预制菜企业已按下发展“快进键”。近年来,我市在充分发挥益海嘉里、福生、柏兰、顺昌等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整合营销资源,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全力打造预制菜领域头部企业。同时,大力培育提升龙头企业品质,挖掘预制菜产业链中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头部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不仅如此,我市还抢抓迅速升温的产业新风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领食品加工企业纷纷延伸产业链条,加速预制菜产业布局,打造凝聚合力的产业集群,一条改变传统食材供销模式、多产融合的新路径正逐渐成熟,为进一步打造中国北方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