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上合示范区搭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上合示范区临海片区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有序推进———~~~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推动机场协同决策(A-CDM)向全机场管理(TAM)转型升级———~~~
~~~占全省的38%
~~~
~~~
2025年06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5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297列
占全省的38%

  本报讯 汽笛长鸣,钢铁驼队穿梭不息。1至5月,上合示范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97列,占山东省开行总量的38%,以强劲动能助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清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内,龙门吊高效运转,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日韩消费品等货物的集装箱被精准吊装至列车。

  在某耐火材料企业车间,一批即将发往上合组织国家的货物正通过“一站式”通关系统完成海关查验。“以前需要东奔西跑办理手续,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降低15%。”企业负责人李德荣感慨道。

  这一效率提升源于上合示范区创新推行的“国际铁路运输‘一单制’”改革。通过整合海关监管、港口调度与铁路运输系统,实现海运箱直上铁路、过境货物“零等待”。

  围绕服务“青岛品牌”和“青岛制造”走出去,推出家电、轮胎、化工、商品车等特色专列,创新发展“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近7000家,开发商品新货源,通过JSQ笼车、公铁联运、鲁疆班列等为海尔、海信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400余列,有效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

  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还打造了一批先行先试的创新典范。率先在全国开展公铁联运业务模式试点,率先推行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模式,率先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助力降低国际物流综合成本。在省内率先实行回程运费关税减免试点。创造性开展国际铁路运输“一单制”试点工作,实现铁路提单融资功能,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缓解重点外贸企业以及生鲜农产品、跨境电商等众多中小微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中欧班列不仅将“中国制造”运向世界,更让“全球好物”走进中国。

  以前进口欧洲高端机械设备需通过海运辗转30天,如今搭乘中欧班列仅需15天,时效提升50%。前5个月,上合示范区通过中欧班列引进欧洲精密仪器、生物医药等商品超5000标箱,为山东高端制造业注入新动能。

  目前上合示范区正加速构建辐射全球的物流网络。目前,已开通直达23个国家54个城市的32条国际班列线路,包括跨两海班列、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等,形成“海陆空铁”立体通道。

  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重点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拓展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线路,常态化开行至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等欧洲腹地班列。进一步畅通“中国—中亚—欧洲”商贸动脉,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搭建“钢铁桥梁”。

  其中,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规划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进口粮食监管中心、国际冷链中心等六大中心,将通过与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功能优势互补,结合青岛港“胶黄班列”港站一体模式、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和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形成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高效”立体综合物流网络和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加速建设“物流+贸易+金融”的聚链式产业发展区,进一步提高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综合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专题·胶州公安
全国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上合示范区发出
生态与产业协同 助力高质量发展
构建智慧机场高效运行体系
前5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297列
6月13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成德做客《行风在线》
报头
金胶州一版要闻01前5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297列 2025-06-11 2 2025年06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