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刚
编者按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寰宇风云,激荡万千。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是继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之后,中国再次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时光回溯,七载如鉴。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大使命赋予山东、赋予青岛。近年来,上合示范区突出公共产品属性,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全力当好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持续探索新型区域合作之路,平台价值更加彰显,磁吸效应更加凸显。
本报推出“时代潮涌 和合致远”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聚焦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主线,聚焦“四中心一学院”的奋进历程,回望开放之路的壮阔波澜,见证不懈创新的改革探索,展望互联互通的壮阔未来。
我们愿以这组报道,致敬每一个在合作中闪耀的时刻,致敬这奔腾不息、和合共生的时代。敬请关注!
上合示范区“出身不凡”,从诞生起就肩负着神圣使命。
东风浩荡,黄海扬波。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打造上合示范区的重任,赋予山东,赋予青岛。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不负时代。七年来,上合示范区以“四中心一学院”建设为引擎,以经贸合作为纽带,将中国机遇与上合热望紧密相连,以“双向投资”的澎湃脉动,大规模“引进来”,延揽八面来风,大踏步“走出去”,热情拥抱世界,热烈回应着时代的召唤。
全球产业链的“上合磁场”
胶州湾畔,万物竞发。上合示范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的智慧工厂里,数据如江河奔涌,指令在毫秒间贯通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上合航天产业园的洁净车间中,卫星部件在精密仪器下流转,指向浩瀚宇宙的“未来星座”初具雏形;中集冷链产业园的立体冷库内,智能分拣系统精准调度,一条横跨亚欧的“冰雪丝路”悄然成型……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四大产业矩阵在上合示范区纵横交织,构筑起面向未来的产业森林。
依海起势,山海同频。上合示范区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拓展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合作。通过平台赋能,预计2025年四大产业矩阵将实现产值过千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尼得科全球电器产业园的精密电机生产线高速运转,上海电气风电装备的巨型叶片划破长空,产业耦合加速,梦想照进现实——一批高质量项目的落地,正成为撬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支点。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
大规模引进来的同时,更加自信地“走出去”。中启柬埔寨桔井省经济特区里,热带作物在现代化种植园蓬勃生长,中国技术嫁接东南亚沃土,成就“一粒种子改变一方水土”的共赢佳话。截至今年6月份,上合示范区与21个国外园区、19个国内园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产业园区联盟;联动27个省(市、区)、32家对外开放平台。
跨越山河的“金融虹桥”
上合示范区,深刻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上合示范区,让这片土地与世界紧紧连接并融合在一起。
在上合资本港,一场无声的变革正澎湃激荡:中国欧亚进合基金的注册证书墨迹未干,这支承载国家战略的“金融旗舰”已扬帆启航,千亿级资金池将为跨境投资注入磅礴动能;国联证券资管公司的电子屏上,全球资本流向如星图闪烁,填补青岛法人期货空白的山东港信期货……
资本如水,润泽万物。为支持产业间的国际合作,上合示范区强化金融赋能,加快推进上合资本港、上合创投风投基地建设。
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备案创投风投类基金321支,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1080余亿元。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出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跨境保函业务试点、“上合·银关通”等10余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挂牌成立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CIPS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提供跨境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高质量服务。
“资金融通,方能血脉畅通。”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突破1080亿元,321支创投风投基金如群鸟归林,一个要素齐全、成本最优的“供应链出海”上合模式呼之欲出。
制度创新的“破壁之光”
开放大潮风雷激荡,创新大旗迎风猎猎。
走进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大厅,指尖轻触屏幕,通关、物流、金融的全球节点瞬间联通。哈萨克斯坦的粮油报关单在云端秒级审核,俄罗斯的木材订单与青岛港的集装箱自动匹配,乌兹别克斯坦的客商通过跨境易货贸易完成首单镍矿交易……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自2022年11月25日正式上线,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上合经贸合作提供贸易物流、金融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今年7月底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2万家,跨境结算系统累计结算量13.83亿元,上合·易融链系统接入47个特色金融产品,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4773万元……
创新,伴随着的是合作领域的不断延展与突破。
海洋是胶州的天然基因,更是上合合作的无垠疆场。在中国-白俄罗斯海洋新型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内,白俄科学家的极地传感技术与山东的深海养殖网箱悄然结合,波罗的海的寒光点亮黄海的渔火;在中国-乌克兰海洋声学实验室中,黑海舰船的探测声呐经算法优化,化作胶州湾渔船防撞系统的“顺风耳”……
科技无国界,创新无边疆。依托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这艘海洋科技“创新方舟”正破浪前行。海洋网络基础设施跨越物理阻隔,让胶州湾的潮汐与里海、黑海、波罗的海的波涛同频共振——这是一场静默的蓝色革命,更是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深蓝通途。
改革者的刀刃,总是挥向最难啃的硬骨。“陆海直运”监管模式压缩货物在途时间,“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破解融资坚冰,新能源汽车“即到即验”专窗助力“新三样”扬帆远航——125项改革创新成果如丝路航灯,照亮企业出海的星辰大海。在乌鲁木齐分中心,哈萨克斯坦客商手指触摸屏上的上合枢纽港汽车交易数据,青岛港的滚装船已载满国产电动车驶向里海之滨。规则衔接、标准对接的“制度通衢”,让上合示范区成为全球要素竞相奔赴的“确定性港湾”。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张明这样评价,“上合示范区有力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用开放凝聚了‘上合力量’”。
山海同频向未来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不负时代。上合示范区的七年蝶变是时代浪潮的磅礴回响。
如今的上合,产业链条横跨大陆,金融活水穿山越海,制度创新破壁清障,蓝色梦想照进现实,一幅“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壮阔画卷跃然眼前。
上合昂首,山海同行。它铺就的是一条黄金纽带,链接着中国车间与里海油田、上合国际枢纽港与波罗的海港口;它目光所及,是一片星辰大海,激荡着“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奔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潮。
风从海上来,潮涌胶州湾。在这山海同频的和鸣中,世界听见了中国的开放强音,更见证着一个互利共赢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