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推进会;1月17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部署上合新区经济工作会暨“项目落地年”动员会、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仪式等“七个一”行动;1月18日组织考察先进区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头部企业的创新举措;1月19日召开如意湖总部基地推进动员会、上合综服平台高质量发展动员会……
春节日益临近,现代化上合新区推进委员会推出特别“年礼”,淡化过节意识,备战项目建设,围绕实施“项目落地年”行动,逐一梳理,密集调度,明确节点,落实责任,吹响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号角,为现代化上合新区夺取首季“开门红”夯实基础。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我市聚焦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锚定“上合+RCEP+工业互联网+一带一路”主攻方向,创新“5-2-1”矩阵式发展思路,点穴式布局了上合国际枢纽港、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上合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在青岛市“摘星夺旗”考核中连续三个季度蝉联第二,连续三次夺得红旗,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特别是,将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写入《撒马尔罕宣言》,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赋予举办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等重要使命,上合示范区建设成果亮相进博会“中国这十年”成就展,上合新区站上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这些新机遇、新优势,为我们招大引强搭建了新平台,为上合新区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开辟了新通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面对上合新区“天时”“地利”“人和”新优势,市委锚定目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2023年定为“项目落地年”,就是要以大项目招引、高效率推进实现上合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没有什么比塔吊林立更能传递加快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荡发展的动能。市委、市政府快马加鞭,超前部署,就是要实现节前早动手,节后早动工,争取一步主动,步步为赢。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聚焦现代化上合新区工作大局,加快节奏,提高质效,按照“锁定目标、重点突破、完善功能、强基固本”的工作基调,以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为节点,以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为驱动器,以“1+2+3+N”高质量发展格局为重点,以二十大专业园区为矩阵,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极。同时,对省市重点项目要对照要求,挂图作战,精准服务,争取项目早投产、早收益,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和宏大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