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6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45万余亩小麦“开镰”
6月中旬大面积展开,6月下旬全部结束
  铺集镇小麦机收现场

  里岔镇小麦机收现场 王炳慧/摄

  □通讯员 马建武 辛航 报道

  本报讯 “芒”有所获,“种”有所得。6月5日,是芒种节气,我市部分镇街开镰收获小麦。

  笔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45万多亩小麦陆续开始收割,中旬将大面积展开,预计6月下旬全部结束。

  6月5日,随着青岛大志达濠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鹿炳展一声令下,青岛大志达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台现代化的收割机整齐地驶向麦田,开始了紧张的收割作业。所到之处,麦秆被迅速卷入,脱粒后的麦粒源源不断地流入运输车内,不多时,身后便留下大片整齐的麦茬地。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3000亩小麦,小麦的收成相当不错,从目前收割情况预估,较往常年能增收5%—10%。”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鹿炳展满脸笑意地介绍,“合作社一天投入20台收割机同时作业,每天能收割2000亩左右,效率很高,不用两天,这3000亩小麦就能全部收割完毕。”

  今年,铺集镇一共种植了8.3万亩小麦,涉及69个村庄,目前已全面进入收获季,开启大面积收割模式。预计6月12日,麦收进度过半,6月17日可全面完成麦收任务。

  收割后及时晾干入库,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环节。铺集镇未雨绸缪,大力扶持镇域内种粮大户购置小麦烘干塔,应对麦收时节不确定天气因素,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有了烘干塔,我们比正常晒粮可提前10天入库。”鹿炳展说。据了解,铺集镇已购置安装6座小麦烘干塔,满负荷投入使用时,比正常晾晒可提前10天完成入库工作。

  为组织好“三夏”生产保障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提早开展农机具检修、应急服务队技能培训和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了9支应急服务队,并向社会公布了10个服务热线;协调石油公司开辟绿色加油通道,实行惠农价供应油品;检修各类农机具1万多台,其中,小麦收割机1818台、大型拖拉机1553台、玉米播种机3520台、马铃薯收获机2557台、秸秆还田机1303台、粮食烘干机56台,确保今年小麦机收率和玉米机播率达到99%以上,全方位保证“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为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率,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加大了新型农机装备推广力度,新推广了45台200马力以上的液压驱动无级变速收割机,该类机型具有喂入量大、损失率低、籽粒清选干净、秸秆粉碎细、一机多用等优点,力争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0.7%以内,比去年降低0.3个百分点,保障“三夏”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思想,通过示范推广高效减损机具、引导农户和机手熟练掌握机械作业操作规程等方式,全面提高小麦机收作业水平,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副刊
“首发经济+以旧换新”双轮驱动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全市45万余亩小麦“开镰”
“买张机票,说走就走”,青岛“飞行圈”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我市为14.3万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
“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5件特色事项清单
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举办沉浸式就医体验主题活动
金胶州综合02全市45万余亩小麦“开镰” 2025-06-06 2 2025年06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