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合示范区
TIR“中俄专线”实现常态化运行

  □通讯员 姜方梅 报道

  日前,两辆装载着货值近600万元电子元件的TIR运输车辆缓缓驶出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大约8天左右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目前,上合示范区TIR“中俄专线”实现每周发车、常态化运营,业务覆盖俄罗斯全境。

  “自2023年9月该货运线路开通以来,我们已发运9趟车次,承运了电子设备、家装产品和汽车配件等产品,总货值超2000万元。”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业务经理高汉玉介绍道。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具有“门到门”“点对点”的特点,通过TIR系统申报的货物可以全程不换车、不倒装,所有沿途海关没有特殊情况无需对货物进行开箱检查,企业也无需向沿途海关支付过境担保,大幅降低物流时间和成本。“简单地说,通过TIR道路运输作业,司机开着青岛牌照货车,拿着中国签发的驾驶证,可以直接行驶在俄罗斯的道路上进行货物运输。”高汉玉说。

  TIR“中俄专线”常态化运营后,使公路运输与海运、航空、铁路等运输方式形成互补,进一步满足企业对国际运输方式多样化需求。“过去,我们向俄罗斯出口电子元件,运输时间需要一个月左右,通过TIR公路运输后,只用8至10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货物营运方青岛利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泓久介绍,TIR公路运输大大提升了时效,有利于企业优先拿订单、供货。

  不断畅通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第四物流通道”,是上合示范区加快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的缩影。2023年,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被列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并获联合国批准国际港口代码“CNJZH”,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30个重点物流项目加速推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东北亚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产品集散中心。

  “在常态化开行中俄、中哈等线路的同时,我们将积极拓展开通面向上合组织及欧盟国家TIR专线,在物流运输方式上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选择。”上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表示。同时,上合示范区将进一步优化“海陆空铁”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着力解决“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建设中跨境物流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物流解决方案,加速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专题·现代教育
以实干起笔 书写新荣光 “五大新城”拔节向上
TIR“中俄专线”实现常态化运行
胶东机场货运区物流仓储项目开工
报头
金胶州一版要闻01TIR“中俄专线”实现常态化运行 2024-01-23 2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