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解泉声 报道
本报讯 青岛嘉禾秋实农业有限公司,是位于里岔镇的一家花生加工企业。今年中秋节前夕,为弥补“企业生产用原材料——南美高油脂花生的备货量增加”带来的流动资金缺口,企业向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申请了一笔300万元授信额度的贷款。“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贷款审批,并在企业向境外付款前2天将该笔贷款发放,及时补充了企业流动资金。”青岛嘉禾秋实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青岛嘉禾秋实农业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的授信额度贷款,源于里岔镇与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就“以供应链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达成了合作。里岔镇申请并获批了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第一阶段2亿元行业授信额度,用于支持辖区内30家预制菜企业、200家农户及合作社的发展。
近年来,乘着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东风,里岔镇将预制菜产业作为“一镇(街道)一业”主导产业,全面延链、补链、强链,“龙头强劲、资源集聚、生态完整”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条初具规模。“调研中,我们发现,我镇预制菜产业上下游企业、农户及合作社普遍发展信心十足、意愿强烈,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制约。预制菜产业链长,从上游的农副产品、调味料等原材料提供、到中游的研发中试生产、再到下游的冷链销售,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链条运转的堵塞。”里岔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钊告诉记者,“基于此,我们努力从‘链’上寻找突破口,促成‘供应链’内部交易,最大限度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控制风险。”
在上合示范区管委会领导以及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里岔镇党委政府依据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有关文件内容,逐一登门拜访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寻找“链”上合作伙伴。
经过多次深入细致的对接洽谈,里岔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主要负责同志成功“牵手”。“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编制了全镇预制菜企业、农户及合作社‘白名单’,对照‘白名单’逐户走访、分析,初步制定了包括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在内的金融方案,后通过青岛农商银行总行审批,落实了行业授信额度以及绿色通道审批流程。”青岛农商银行胶州张应支行行长宋敏瑞说,“符合金融机构无重大负面信息,年纳税收入或经营收入达到农商银行相关标准的里岔镇预制菜企业、农户及合作社,在向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提出授信额度贷款申请后,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开通绿色通道,正常情况下,个人类贷款24小时走完审批流程,企业类贷款48小时内走完审批流程。审批完成后,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办理放款手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为我们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里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斌表示,“下一步,里岔镇将在固位兴链、卡位入链、高位强链三个方面集中发力,充分释放利群集团预制菜生产、仓储物流及产业孵化三大‘龙头’作用,紧紧抓住需求和销售‘两端’,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开展批量授信、核心企业沿链金融服务、国内外信用证办理、个性化金融服务订制四大业务,创新实践‘首发经济’及预制菜‘爆品’模式,进一步拓展贸易渠道,全力打造上合新区预制菜全产业链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