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光翠 报道
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4年青岛市绿色制造示范名单中,我市海尔(胶州)空调器、达能环保、青力环保等31家企业成功入选2024年青岛市绿色工厂。
其中,有一些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围绕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数字化转型升级、科研投入等方面打出了“拳头产品”。
青岛有源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锅炉燃气热能转换控件
打破国际垄断
青岛有源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立志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解决我国传统燃气装备技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基础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点和痛点问题为突破口,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的实验平台,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力量,一门心思搞研发。以国家《工业强基》的文件精神为指引,将燃气热能转换燃控元件、传热元件作为燃气锅炉基础零部件技术创新作为追求目标,经过了艰苦的科技攻关,在工业锅炉燃气热能转换燃控元件、传热元件基础核心零部件原始创新上打破了国外专利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际空白,替代了进口。
运用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创新研发了LSS系列低氮高效燃气锅炉产品,已经形成了3大系列7种型号的新产品,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诸多领域填补了空白。锅炉热效率和环保指标均优于同类产品,填补了锅炉装备领域多项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行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工业锅炉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
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冶金固体废弃物制岩棉设备
成功研发全国首家
位于我市胶东街道的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冶金固体废弃物中“掘金”的企业。公司每年投入营业额6%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出冶金固体废弃物制岩棉设备的企业,并成为第五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近年来,公司顺应“两化”融合趋势,致力于成为一家高效数字化智能生产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在研发方面,公司通过引进CAD、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提高了设计工艺流程的效率。在生产方面,通过引进MES、ERP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从领料到生产、检验、入库、出库等物料的条码追溯及过程追溯,通过引进机器人自动焊接工作站、数控车床、激光切割机、中试生产线等高端智能装备,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设计、工艺管理智能化。此外,公司还建立SEM智慧能源云平台,将各个车间能源使用量进行细化分析减少浪费,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过程全覆盖,推动公司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
“通过数字化改造,将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融入制造环节,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50%,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并且实现了品质可控、计划可控的制造新模式。”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阔涛介绍说。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系统研发
打破国外技术“掐脖子”窘境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和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
据悉,青岛达能环保早在2020年便开始了数字化车间建设布局:从基础的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到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环环相扣、数据相连,让整个流程化作业模式依数字化系统方式固化下来,突破信息孤岛,从而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信息贯通及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除数字化车间外,青岛达能环保使用的数字化系统超50%以上是企业独自基于自身业务创新研发,以实际行动打破国外技术“掐脖子”的窘境。
以数实融合和绿色智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如今,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实现多点突破,产业向“新”而行、向“绿”而兴的步伐愈加稳健,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